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

2014年6月20日 神器KK ( AKG K1000) 來啦!

距離上次發文已經超過半年以上了!

原因是搬家跟轉換工作性質後,時間被佔據的實在不少。(實際上是都在打 D3 吧!!)

這次有機會聽到 KK 的聲音,又是 Z兄不吝出借,非常感謝。



AKG K1000






這次聽 KK 算是我第二次有機會聽到。

第一次還是我剛入門時,在首都音響辦的交流會上試聽到的,那時是用當時最夯的 谷津 HA-1 加轉接頭來聽。當時對於 KK 的感想是,音場與一般耳機的感覺完全不同,但高低頻因為大量漏音而不夠深刻,加上舒適度實在有點囧,因此並不覺得有什麼吸引人之處。

這次終於有機會帶回家慢慢測試,當然不能再像剛入門那樣輕易放過,這次就好好多接幾種機器來做測試吧。


收到 KK 了!



AKG K1000


掀開蓋頭來


這支的序號是 10325


斑駁的 K1000 字樣

KK 讓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舒適度,因為整支耳機跟頭的接觸面,側面僅有兩塊簡單的減壓墊做緩衝,夾頭度跟壓頭度滿點啊!!


側面緩衝材質


4 pin 真平衡接頭


銷魂的網罩、隱約透露出單體



簡單拍完後,就開始聆聽囉。

我的系統已經許久未做更動,僅列清單如下

 Digital Player  Raspberry Pie
 USB Receiver  XMOS USB接收板
 Dac  自製 ESS9018
 前級(耳擴)  自製 DiyResearch WinnaFET
 後級  自製 LM3875



一開始先使用下一篇要介紹的 DiyResearch 出的 WinnaFET 耳擴來推推看。初入耳與久遠前聽到的聲音頗為類似,不過因為在自己家,環境比較安靜的情況下,已可以感受到較多的聲音的質感,但低頻部份幾乎都低不下去,高頻也有些刺耳。WinnaFET本身的推力已非常大,調大偏流後,頗有 A 類 Amp 的聲音質感,但沒想到居然搞不定 KK !!??

查了一下 KK 的 SPEC,Impedance: 120.0 Ω / SPL: 74.0 dB !! 沒想到 KK 的感度才 74dB,難怪一般耳擴無法搞定它。直接搬出小後級 LM3875 來伺候。

KK本身的接頭並不使用一般耳機常用的 3.5mm / 6.3mm TRS 接頭,而使用特殊的 4 pin XLR,也象徵著這支特殊的耳機本來就不打算讓你用一般的耳擴來推。拿起附的 4 線轉接頭,將線夾上綜擴的端子,就可以輕易將 KK 接上一般綜擴,這時,才真正解放這隻耳機的實際實力!

接上 65w LM3875 後,KK發出與原先完全不同的聲音。這時我才了解為什麼很多人稱 K501為小KK。我手邊的 K501 給我最大的感動就是無邊際般的音場,明確、流暢的中高頻,經過適當處理,也能很好聽的中頻、低頻。當給 KK 足夠的電流時,整個音樂的形體瞬間大了 n 倍,已凌駕在 K501之上;且因為聲音是在完全開放的空間下傳遞至耳朵,沒有一般耳機常被詬病的箱音、筒音,如聆聽喇叭一般的自然開闊。讓人除了感受到太陽穴附近的緊箍咒外,耳朵接受到的是如風般自然的聲音。完全是一個新的聆聽經驗!

KK 吃到足夠的電流後,在低頻的表現上也比 K501 好上許多,在低頻的下潛與彈跳感上都完全超越 K501;高頻部份也收束的不再刺耳。至此,我才感受到這支旗艦級、傳說級耳機的威力。

總體來說,KK仍舊是一支 AKG的耳機,AKG的味道(優缺點)依舊該出現的都有出現,但實不愧大家如此盛讚。在新出的旗艦 K812 沒聽過的情況下,舊旗艦 K701 / K702 表現的聲音質感雖然已經非常優,但整體與 KK 相較,則在氣勢上敗下陣來,還有那如喇叭般自然的聆聽經驗。AKG K1000這隻唯一讓人卻步的就是那持續不斷堆高的二手售價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